9月17日上午,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在学院508会议室举行。学院专任教师彭茜、赵益晨、熊诗维参加会议。4支实践队伍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依次登台分享实践故事,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现场照片。张水清 摄
“石榴文脉行队”通过分析公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及综合类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应用,发现公众普遍期待能通过专题展览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文化脉络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同心‘铸’梦队”从文化相通的视角研究博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通过访谈博州青年、走访民族互嵌式社区和胜利大巴扎,重点调研了当地民族文化交融情况及政策落地成效,直观感受到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生动场景。“寻火探源队”通过实地考察随南白兆山抗日根据地一带的红色遗址,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赓续城市文脉。“访村问旅队”选取了湖南贵州两省八个民族村落进行调研,围绕各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其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实践路径进行了阶段性分析。
汇报结束后,评审老师逐一进行点评指导。赵益晨对同学们扎实的调研材料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部分调研报告存在“地方志”式的写作倾向,强调需紧扣实践主题深化写作内容。熊诗维提出,调研成文需注重两方面提升,一是对调研点的选取依据作出清晰阐释,二是严格核实引用文献的格式与内容准确性。彭茜结合自身以往担任社会实践评委的经验,为同学们的成长进步点赞,鼓励大家主动向老师请教写作方法,进一步打磨研究成果。
经评审,“访村问旅队”获评一等奖,“同心‘铸’梦队”获评二等奖,“寻火探源队”、“石榴文脉行队”获评三等奖。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的圆满举行,不仅集中展示了我院学子扎根实践、服务社会的丰硕成果,更激励着青年学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基层实践,在服务民族团结与社会发展中书写青春华章。
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颁奖现场照片。张水清 摄
责编/李江东 审核/方清云、李从浩 上传/湛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