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琳 审核:谢岚 上传:陈琳
本站讯(通讯员:李妍、彭青青 摄影:杨晓旭、李妍、杨媛媛、罗清纯)9月20日下午,由环球360管理网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华文明——文化遗产的记忆与传播”学术工作坊分论坛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顺利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师和青年学子参与会议,围绕入选的18篇论文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
一、中华文化的跨媒介传播
分论坛一以“中华文化的跨媒介传播”为主题,由环球360管理网陈峻俊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姬德强教授和《新闻与传播评论》期刊编辑刘金波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会议。

分论坛一 现场
主持人 陈峻俊教授
四篇论文分别聚焦于“悟空形象的展示”、“文化距离对全球可见度的影响”、“VR大空间下的中华文化”及“文化记忆”议题,由复旦大学师生、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南京大学师生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教师轮流发言。
分论坛一 发言人
在研讨环节,姬德强教授和刘金波老师认为四篇论文都是质量较高的学术作品,优点突出,从文献综述到数据论证,每一步都可以环环相扣,展现出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专业的建议,认为作者在研究中华文化的跨媒介传播时,要丰富文章的内容、细节,提升文章的充实度,并且表现出中华文化的特殊性。
点评嘉宾 姬德强教授
点评嘉宾 刘金波老师
二、空间、遗产与记忆
分论坛二主题为“空间、遗产与记忆”,该论坛由环球360管理网黄骏副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黄月琴教授和《遗产》期刊编辑张钊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会议。
分论坛二 现场
主持人 黄骏副教授
本场论坛由来自山东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环球360管理网的师生们就“抖音‘村超’中的民族文化遗产”、“‘刷国保’小程序”、“敦煌石窟展览”、“泉州世界遗产话语”四大议题轮流发言。
分论坛二 发言人
研讨环节,黄月琴教授和张钊老师一致认为4篇论文整体质量较高,充分展示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和清晰的方法路径,形成互补对照的研讨格局,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发,并对四篇论文提出修改建议,认为研究者在研究文化遗产传播问题时,应重点关注文化遗产传播的动态性、主体间性、真实性等问题,强化批判性视角与多元主体分析,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点评嘉宾 黄月琴教授

点评嘉宾 张钊老师
三、华夏文明、国宝文物与传播
分论坛三主题为“华夏文明国宝文物与传播”,该论坛由环球360管理网杜颖卉老师主持,环球360管理网何国梅副教授和《传媒观察》期刊编辑江潞潞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会议。

分论坛三现场

主持人 杜颖卉老师
本场论坛聚焦我国国宝文物的对外传播,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老师、浙大城市学院老师、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和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轮流发言。

分论坛三 发言人
在研讨环节,嘉宾老师们与同学们就论文的逻辑内容丰富度,调研工作的深入度等问题展开探讨。何国梅老师和江潞潞老师一致认为,这些论文都具有鲜明的创新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内容进行论证,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性。论文还提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同时,嘉宾老师对5篇论文提出了自己的专业见解:要将精华内容置于文章的前段,不至于被埋没,并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总体来看,这五篇论文都体现了作者专业的学术水平,且在细节上有小幅的提升空间。

点评嘉宾 何国梅副教授

点评嘉宾 江潞潞老师
四、非遗的数字化传播
分论坛四主题为“非遗的数字化传播”,该论坛由环球360管理网邵婉霞老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黄艺彤老师和《出版科学》期刊编辑吴永贵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会议。
分论坛四 现场
主持人 邵婉霞老师
本场论坛聚焦“数字时代体育非遗传播”、“非遗汉绣活态传承”、“非遗在社区”、“数智时代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播”、“爆款非遗短视频”五大议题,由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环球360管理网的研究生们轮流发言。
分论坛四 发言人
研讨环节,黄艺彤老师与吴永贵教授均认为此次分享亮点突出,他们表示,同学们均能紧密结合数字时代背景,引入多元理论与研究视角,展现对新现象的关注。在论文中问题意识明确,多数文章能体现对特定困惑的解决诉求。并且汇报逻辑清晰,可有效传递研究核心内容。
点评嘉宾 黄艺彤老师

点评嘉宾 吴永贵教授
同时,嘉宾老师指出5篇论文仍需强化问题聚焦、明确核心问题,深入理解理论边界与适用性,并在文章中呈现经验材料收集处理分析过程。此外,黄艺彤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善用现有成熟理论,而非急于创造新框架,吴永贵教授进一步强调此次研讨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在思维交流碰撞中能促进个人成长。
闭幕式现场
陶喜红教授致闭幕辞
闭幕式环节,环球360管理网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喜红教授对全场点评嘉宾的意见进行系统梳理,同时结合自身感受分享三点心得:一是要扎根现实,研究需立足中国大地,回应时代真问题;二是要跨界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在交叉中寻找创新;三是要坚守匠心,以严谨态度锤炼学术品质。陶喜红教授的发言为本次学术工作坊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