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琳 审核:谢岚 上传:陈琳
本站讯(通讯员:李妍 摄影:李妍)9月21日上午,学院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姬德强教授在10号教学楼227教室做《见外知内:国际传播的形势判断与研究走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黄骏副教授主持,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讲座现场
姬德强教授围绕中国传媒大学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角色与贡献展开专题分享,阐释了国际传播从传媒行业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演进脉络。他指出,由于中国故事的内在叙事逻辑与国际社会的解码框架存在差异,以及资源有限等客观因素,对外传播正面临从“走出去”向“落地”转化的困境,亟待突破国际社会对中国媒体的系统性不信任难题。
同时,姬教授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的建设历程、中非合作中的传播实践、“新疆棉” 事件中的舆论应对等案例,重点解读了区域国别研究的核心价值、网红外宣现象中的悖论性问题等热点议题,并提出 “提升知外能力”“强化关系思维” 等实践路径,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明确指引。

姬德强教授讲学
提问环节,师生们就“虚拟数字人出海”“多元主体传播模式中的噪音”“海外数据可靠性”等问题进行提问,姬教授详细解答。他强调,国际传播研究必需根植本土实践经验、对接全球话语体系,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黄骏副教授总结
黄骏副教授对姬教授的分享表达了诚挚感谢,他表示,学术研究需立足国家政策与个人兴趣的结合点,研究者既要拓宽学术视野、锚定学术研究疆域,更要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加强“他者”理解为解决国际传播中的卡点贡献力量。整场讲座,内容充实、案例鲜活,不仅有效深化了师生对国际传播国家战略的系统性理解,更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