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数字化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组”召开每周例会。本次会议由毕达宇老师主持,张劲松、李超锋、金亚男、杨单、张楠、罗震等老师、全体研究生参会。
张楠老师进行论文分享,题目为《Deceptive signaling on globalized digital platforms: Institutional hypnosis and firm internationalization》,通过问题发现、理论构建、实证检验这三个部分来进行介绍。针对电商平台的赞助清单,在制度差异下,隐藏“赞助”如何影响买家以及是否会持续影响。文章通过注意力理论和信号理论,以数字化和方向性作为制度催眠背景,提出三个假设。文章数据来源敦煌网,因为敦煌网为出口商提供付费赞助列表,收集数据范围在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采用系统GMM建模对假设进行验证。
研三刘娅君和肖婧怡同学汇报大论文情况。刘娅君同学大论文题目为《政策叙事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治理政策量化评价研究》,论文参考了文献《基于韧性治理视角的我国应急物资保障政策量化评价研究》。论文首先是政策收集与预处理,再通过政策文本挖掘进行叙事特征归类,运用大模型得出评价分析与建议。毕老师认为LDA聚类的结果不一定可以作为评价指标,九个指标数量不好解释,后续要加强合理性。肖婧怡同学大论文题目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域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主要汇报了大论文参考的四篇文献,主要参考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通过这些参考论文,构建五大类指标体系:创新环境,创新平台,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创新开放协同。张劲松老师指出题目中的数字经济没有体现出来。毕老师认为指标的内生性高,且逻辑上有问题。金老师指出影响因素应该改为障碍因素,且指标不在一个层级。
最后,毕老师对本次组会汇报情况进行总结,建议后面同学的大论文研究方法可以聚焦一点,并强调研三同学要抓紧时间推进大论文进度。
